▲大美茶园美如画
7月30日,内蒙古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,来自传统红茶出口大县新化的18家茶企抱团参展,逾100个红茶产品展示“色、香、味”,展销3天即销售茶叶120余万元,订单额2300万元。新化红茶“一炮而红”,惊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!
▲新化红茶亮相大西北
提起湖南红茶,必说新化。新化是湖南红茶重要核心产区之一。新化红茶是湖南红茶的典型代表,是湖南新的“十大名茶”之一。
这个来自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地的“茶界骄子”---新化红茶,生于高山溪水间,风味独特内质好,富含“健康茶黄素”,誉为“时尚软黄金”。
近年来,新化县委、县政府充分挖掘茶资源、茶文化优势,将茶叶产业列为“一县一特”产业、扶贫攻坚的重点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大力推进。全县茶产业呈现了快速发展、强势崛起的良好势头,茶园面积发展到近9万亩,茶叶生产加工企业25家,去年茶叶产量5000吨,综合产值10亿元,带动近10万茶农增收致富。
新化县先后荣获中国绿色生态茶叶之乡、全省茶叶主产县、大湘西“潇湘茶”品牌茶叶生产县、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县、湖南省重点产茶示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底蕴:世界“双遗”地,地道新化茶
新化产茶始于唐代、兴于清朝、盛于民国,发展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。
明代嘉靖22年,在新化苏溪巡检司建茶税官厅,有368年茶税纳史,足见新化是中国茶叶的主要原产地。
千年历程中,新化书写了湘茶史上多个亮点和“第一”:民国19年,在新化创立了湖南省第一个县境茶叶商贸集散地与加工基地;1950年,组建了湖南第一家以加工出口红茶为主的专业茶厂——中茶湖南公司新化茶厂,茶叶出口创汇占全县外贸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;1979年,成立了湖南第一家专业加工茶叶研究所“湖南省炉观茶叶研究所”,在红茶、红碎茶方面许多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……可以说,新化一直是湖南茶叶历史的重要见证者、有力推动者。
▲“黑茶鼻祖”渠江薄片
正是这种敢为人先、追求卓越的茶界品格,让新化史上名茶迭出——
明洪武年间,新化贡茶18个,占湖南贡茶的12.8%。
产自新化渠江源的渠江薄片唐代入宫廷,宋代位列第一,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黑茶,被誉为“黑茶鼻祖”。
1915年,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,新化红茶获得中国第一个国际大奖。《湖南省之茶》记载“新化、安化之湖红,与祁红、建红鼎足而三,同为中国红茶之正宗”。
作为红碎茶的发源地,湖南炉观茶叶研究所所生产的红碎茶,连续获外贸部、商业部及湖南省优质产品奖……
不仅如此,千年茶韵、万里古道,形成了独特的新化茶文化,已成为梅山文化和蚩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新化境内至今还遗存着400多处古茶亭和古茶楼、260多个茶铺商号、180多座风雨桥、600多座石拱桥、180多个客栈、40多个茶市及茶歌、茶调、茶联、毛板船、资水滩歌等茶马古道、水道痕迹。
▲高山寒茶
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要发掘好、传承好!
近年来,新化抓住入选全省千亿茶产业重点县和全省茶叶主产县的机遇,出台《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意见》,编制《新化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》、《新化县2018-2020年茶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》等扶持茶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,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发展。
围绕“做强产业、做优产品、做大品牌、做活市场”的发展目标,全县加大扶持力度,整合资金,重点培育龙头企业,加快标准化生态有机茶园建设,全力打造新化红茶区域品牌,全方位、多渠道开展品牌宣传推介活动,面向全国开拓产品营销市场,建立全国品牌营销网点,着力把新化红茶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。
全县茶园面积从2014年的5万亩发展到2021年的近9万亩。茶叶采摘面积达到5.2万亩,茶叶产量5000吨,综合产值10亿元,从业人员10万人,新化茶叶发展翻开了大步跨越的时代新篇!
底气:世界“双遗”地,遍地“软黄金”
绿水青山,就是金山银山!
俯瞰天鹏生态园茶叶基地,整齐划一的茶树、郁郁葱葱的绿林,为西子岭铺上了一张纹理纵横的美丽绿毯,园中的一池碧水如同绿毯上清透的翡翠。
▲新化县天鹏生态园开发有限公司茶园基地。谢望东摄
距离新化县城不到6公里的天鹏茶园,地处北纬三十度附近“黄金产茶区”,距资水不到一公里。这里是城市的“后花园”,也是原农业部标准化茶园、新化红茶良种繁育基地,茶园总面积1500亩,良种覆盖率达100%。
“虽然离县城近,但茶园树木繁茂,三面环水,生态环境特别好,我们还在这里看到过野鹰呢!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伯红笑着说,“像这样的优质茶园,新化县可有不少!”
新化古称梅山,是中华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故里。著名的世界双遗产地紫鹊界梯田风景区位于该县雪峰山脉的奉家、水车、文田、天门、金凤等区域,是新化红茶的核心产区。
这里山高溪多,植被茂密,森林覆盖率70%以上,常年云雾缭绕,土壤质地疏松,有机质含量高,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。PH5.5-6.5之间,非常适合茶树生长。双遗产地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,为茶叶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,造就了新化茶叶优异品质。
新化人不负天地馈赠,将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种植加工技术相结合,以科技为茶叶生产赋能。聘任刘仲华院士为茶产业发展技术总顾问。与省茶科所签订了发展新化茶叶战略合作协议,与湖南农大、湖南人文学院进行茶叶技术产学研合作,开展新化红茶标准制定和工艺创新,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,茶叶产业化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。
目前,新化千亩以上规模的茶园基地共有14个,其中渠江薄片、紫金茶业、青文生态、天鹏茶叶为省级产业示范园,正在打造奉家镇渠江源村万亩茶园亿元村示范基地。
在绿色有机方面,渠江薄片茶业种植茶园获欧盟有机认证,新化天鹏生态茶园通过欧盟农残标准检测,全县获有机食品认证和转换期认证的企业达6家,绿色食品认证企业9家,认证面积30000余亩。
全县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25家,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、市级龙头企业5家,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35个,有19家企业建立了规范化加工厂房。
▲湖南农业大学教授、省茶叶协会专家赴新化考察。王小华摄
标准化、科学化、规范化生产,展现了新化红茶内质优势。
新化红茶“条索紧实,蜜香悠长,甘鲜醇爽,橙黄明亮”特点突出,先后荣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湖南十大名茶。新化县成为“湖南红茶”核心产地,全县注册红茶商标达32个,15个企业品牌先后获农博会、茶博会、亚太名茶、国际鼎承茶王赛等各种评比金奖。
健康茶黄素,时尚软黄金!特别是在茶黄素含量上,新化红茶表现突出。茶黄素是红茶中最重要的品质因子,被誉为茶叶中“软黄金”,具有调节血脂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神奇功效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茶叶的健康价值越来越凸显,新化红茶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热捧。来自渠江源头的生态好茶“渠江红”、与北京科研团队联合出品的高端产品“月光红”、原生态无污染高山茶“寒红”……各色品牌闻名遐迩,寒茶还走出国门,打入了欧美高端市场!
底色:世界“双遗”地 ,致富金叶子
山高谷深,云雾缭绕;巍巍青山,盈盈碧水。渠江源茶文化园就坐落在这青山碧水中。园内一片片茶林苍翠欲滴,身着汉服的茶艺师正烹煮着新茶,游客们细嗅茶香,浅酌品茶,陶醉在茶叶的馥郁芬芳里。
▲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之一——紫金茶业茶园基地。
2014年,罗新亮被渠江源的绿水青山打动,辞去公职来到这里,创办了湖南紫金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。7年来,公司已发展为以茶叶种植和加工销售为主,集餐饮住宿、休闲体验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企业,成功打造了“渠江红”“渠江贡”生态茶,渠江源紫金山庄民宿体验和渠江源茶文化主题公园三大品牌,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、 企业与百姓共同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公司现有茶园5000亩,2019年产茶叶5000吨,通过“一代二免三优”的帮扶方式,结对帮扶的贫困户268户,实现贫困户每人每年增收10000元以上。渠江源作为全省率先建立的茶主题文化公园、国家AAA级景区,推动了三产融合,让农业成为了更有奔头的产业,让农民成为了有吸引力的职业,让农村了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。
▲游客组团在紫金茶业茶园进行采茶比赛。
一片茶叶托起兴乡梦想,渠江源不是个例。
新化茶业与旅游、文化深度融合,渠江源村与渠江源茶园荣获“湖南十大最美茶叶村”和“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”,紫鹊界荆竹茶旅文化中心、渠江薄片茶文化长廊、吉庆青文茶旅游乐园、天鹏生态茶旅休闲农庄等茶旅示范基地、荣华茶马古道等茶旅融合基地与景区景点不断发展壮大,提高了茶产业的影响力、带动力。
2020年,新化县贫困户自主发展茶叶产业的有869户1352人,新增面积1200亩,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茶叶的贫困户有2103户6609人,新增面积2300亩,每年在茶叶企业参与茶园管理、采摘、加工、包装的贫困人口达15000多人。
“以前在外面打工,一个月工资2000元,现在在茶厂搞培管,4000多一月,还能照顾家里。”向荣村新屋里组的“80后”蔡国辉告诉我们,这两年,像他一样从外面回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,大家对搞茶叶信心十足。
▲蔡国辉在进行机械化剪枝。王小华摄
今年,县委县政府将红茶列为新化县乡村振兴、产业兴旺的两特产业给予重点扶持。在3月举行的县十七届六次人大代表大会上通过了《关于加快新化茶产业发展,助推乡村振兴》的决议,会议要求县人民政府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,每年整合投入茶产业的各类资金不少于1亿元,每年茶产业专项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,用于茶产业的发展。
“新化茶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天时、地利、人和!我们计划在5年内,实现茶叶产业‘15、30、100’发展目标,即15万亩优质茶园、30亿元茶叶产值、进入全国茶叶100强县!”县人大主任姜世星踌躇满志。
岁月峥嵘,在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进程中,这一片片“金叶子”,承载着新化茶人的激情与梦想,正漾开片片金光,层层叠叠,向远方跃动!这不仅仅是满园的茶叶子,更是托起了百万茶农致富兴乡的“金叶子”!
来源:湖南茶业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